4月1日一早,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向锦武专家团队来到安阳无人机产业园调研。“目前主要是无人机城市场景应用不够,无法开展更多的项目研发......”在安阳蜂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威主动介绍起目前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能否建设低空经济示范项目的想法。自今年2月底蓝天实验室挂牌成立以来,向锦武院士团队一边深入企业遴选发展难题,一边谋划今年重点研发项目,目前已从企业初筛的14个研究课题中优化出5个符合安阳产业发展实际、具有行业引领性、可实现高效转化的课题。
“实验室明确了三大重点研发方向,设置了低空空域管理体系建设应用、无人机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无人机检验检测技术研究、无人机适航创新研究等四个科研中心,标志着实验室进入实质运行阶段。”3月26日,在蓝天实验室首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受聘的蓝天实验室主任向锦武院士介绍。
近年来,安阳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立足低空空域优势,持续推动无人机产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无人机完整产业链,实现了无人机产业与网联技术嵌融式发展。特别是今年,该市抢占新赛道,锻造新引擎,完善创新生态,加快产业集聚,积极打造低空经济增长新极点。
全面布局,激活产业经济新动能。年初,安阳市梳理出八大先进制造业支柱企业,其中就包括低空经济;在3月26日举办的安阳市产业链专项招商大会上,投资11.4亿元的航空航天产业园项目等一批与低空经济产业相关的好项目签约落地。目前,该市集聚无人机整机、发动机、飞控研发、智能电池、配件生产和飞手培训、飞行服务等行业的全产业链。
“今年我们将继续优化无人机产业招商政策,在京津冀、珠三角等产业发达地区组织召开招商推介会,推动更多企业落地安阳发展;同时举办‘蓝天实验室——北航校友会联谊专场活动’,招引北航校友会关联企业来安发展。”蓝天实验室行政副主任,安阳市北关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文森介绍。
需求牵引,打造成果转化新引擎。“今年安阳低空经济发展重点是突出需求导向与特色结合,让无人机在安阳上空真正飞起来,做看得到、摸得着的低空经济新业态。”向锦武院士介绍,他们正在积极探索拓展无人机城市应用场景,比如在CBD等商业繁荣区域建设外卖配送场景,依托安阳至内黄50公里的5G智慧物流示范航线,打造智慧物流场景;在中心血站和各大医院设立投送点,打造血液应急运输场景。
目前,安阳市无人机医疗低空运输网络一期建设方案已完成,通过基础设施复用、航线串联方式,在安阳市中心血站等13家医疗机构布设无人机起降场,划设7条航线,服务血液配送、医院跨院区物资互通、城市医联体物资配送3个医疗场景。
科技赋能,抢占战略发展新高地。在安阳无人机产业园,3000平方米的实验室总部已完成建设,1万平方米的研发总部将在今年6月具备入驻条件,8万平方米的孵化器也将在年内投入使用。
“蓝天实验室北航团队重点聚焦无人机系统和关键技术研究,中国联通研究院重点聚焦低空空域管理体系建设和应用开发研究,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重点聚焦无人机检验检测技术研究,民航研究院适航研究所重点聚焦无人机适航技术研究。目前初步汇聚了院士领衔,长江学者、专家教授为核心的20余人科研团队。”何文森介绍,蓝天实验室将加快创新步伐,聚力科技攻关,届时安阳将形成院企双向赋能、协同增效的创新生态圈。
文章来源:转载自 河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