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丨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产业 新动能 新机遇 ——看我市如何以创新为要驱动新兴产业发展 安阳融媒记者 李杉 依托翔宇医疗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着力攻克脑机接口、基因治疗、生物材料和纳米等技术,加速转化应用一批科技成果;高质量建设安阳“智慧岛”,聚焦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及数字经济领域培育孵化专精特新企业;倾力实施“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为创新驱动发展集聚一大批急需紧缺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造高水平产业集群 “艾灸机器人、超声波机器人、红外光灸机器人是智慧中医AI理疗机器人生产线的代表作,搭载的智能机器人系统把数智化引入传统中医,进行科学化、智能化康复治疗。”翔宇医疗研发总监赵会勇说。 康复医疗产业是我市八大新兴产业之一。翔宇医疗充分发挥“虹吸”效应,吸引生产、研发、配套加工、经营、服务企业40余家,通过强链、补链,提高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预计到2025年形成百亿级康复设备产业集群,为康复科学城建设“强筋健骨”。 搭建高能级平台载体 安阳“智慧岛”依托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总规划面积156.67公顷,是以建设区域创新创业高地为目的,打造区域创新资源的集聚地,已初步构建“一核+一带+三区”空间发展格局,融合科技、人才、资金、政策,以创新的内升动力促进产业转型、科技成果转化。 “河南钢铁集团安阳基地冷轧(公司)作业部成功轧制0.15mm无取向硅钢,轧制水平行业领先;复星合力产业龙头项目加速推进,发明专利‘线材立式上料系统’入围中国专利优秀奖;园区企业艾尔旺与上海雅本化学、佳友非晶与北京安泰、鑫盛机床与南通国盛等合作,产业链不断拉长变强,带动产值税收呈几何式增长……”谈到目前的产业发展情况,安阳“智慧岛”管委会主任李华伟如数家珍。 平台有多大,“城”长的空间就有多大。从安阳“智慧岛”到北京(安阳)离岸创新中心,再到省级实验室——蓝天实验室,都称得上聚“才”汇“智”的平台,这些平台的布局,正是今日之安阳打造高能级创新载体的生动缩影。 招引高层次创新人才 位于安阳无人机产业园的河南云洹网联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洹网联)是一家专注于无人机应用研发与服务的企业,建设了全球最大的5G低空专网。2022年,云洹网联聘请无人机领域资深专家韩恒刚任产品研发部总经理,其主持了环境监测、管道巡检、应急救援等多个系统平台项目的研发与实施,推动企业发展迈上“快车道”。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着眼重点产业链、“四梁八柱”企业需要,聚焦低空经济等特色产业开展专项引才,组建了蓝天实验室,核定100名人才专项编制用于实验室引进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加大新型材料产业链引才力度,开发科研助理岗位1028个,帮助企业建立研发平台,解决技术难题。 9月7日,我市组团参加第七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大会开幕式上,我市华晟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产业基地建设项目成功签约,与香港港瑞科技有限公司王启盛教授团队合作,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5人至10人,该项目一期投资5亿元。 以产聚才、以才兴产。我市不断深化“洹泉涌流”“3+23”政策体系、高层次人才引进“1+23”政策体系及“一岗一房”等引才举措,创新构筑“洹泉涌流”人才品牌矩阵,4年来,全市累计开发企业岗位14.8万余个,引进各类企业人才5.98万余人,入库急缺紧缺、青年储备、其他特殊三类人才1.28万余人;全市已建成人才公寓13381套。尤其是2023年以来,全市延揽本科以上各类人才3.2万余人,其中,引进国家级专家等领军人才4人、博士后74人、副高级职称以上青年人才111人、博士研究生283人、硕士研究生4026人、本科毕业生2.8万余人,引才数量和质效均居全省第一方阵;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实践基地达到31个,累计招收13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转化成果超百亿元。 来源:安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