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1月18日
事件: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省长王凯作政府工作报告
A
报告速览
2024年工作回顾
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
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 部分成绩
全年生产总值6.36万亿元、增长5.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4%
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
粮食总产量1344亿斤
新设高等院校7所
汽车整车产量突破14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70万辆
保交房项目交付率94.6%
接待游客突破1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万亿元
(二)直面问题
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足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
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群众就业增收压力较大
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公共服务存在短板
各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
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依然存在
一些重点领域腐败问题时有发生
二、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增长5.5%左右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
进出口稳中提质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左右
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粮食产量1300亿斤以上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十四五”考核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
必须强化机遇意识、拼抢意识
必须强化系统观念、全局观念
必须强化问题导向、结果导向
必须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
三、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更大力度推动全方位扩大内需
加力提振消费
加力扩大投资
加力稳住楼市
(二)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强化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强化一流创新生态构建
(三)更大力度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突出集群化发展
突出数字化转型
突出未来产业培育
(四)更大力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粮食产能提升工程
实施乡村建设提质工程
实施农民持续增收工程
(五)更大力度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提升郑州都市圈能级
提升区域联动发展水平
提升县域综合承载能力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六)更大力度推动全面绿色转型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
加快节能降碳增效
(七)更大力度推动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制度型开放
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八)更大力度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塑造文旅文创新品牌
彰显文化遗产新魅力
扩大文化服务新供给
(九)更大力度推动民生持续改善
努力让就业更充分
努力让教育更优质
努力让人民更健康
努力让社会保障更完善
(十)更大力度推动发展和安全良性互动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防范经济领域风险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B
信息摘要
2025,河南准备这样干——
提振消费:更新汽车50万辆、家电800万台,实施设备更新项目3000个,工业设备投资增长10%;积极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
扩大投资:深入推进“双百”工程,实施省重点项目1000个,完成投资1万亿元。
稳住楼市:新增保障性住房5.7万套;推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全面完成保交房项目交付任务;推动城市闲置房产向旅居长租功能房转变;扩大商品房“以旧换新”“卖旧买新”规模。
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建成国家超算互联网核心节点工程;支持嵩山、神农等实验室成为国家实验室基地;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超过1.4万家。
人才赋能: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全面推开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单列管理改革;加大对本土领军人才、潜力人才支持力度,提高青年人才承担科技项目比重。
产业经济:支持新型电力装备、现代食品等产业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出第二批专精特新细分领域产业链,推动7大产业集群成体系成支柱成支撑;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500家。
数字化:构建全省一体化算力网,推进全省信创云网建设,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做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
乡村振兴:建设1500万亩小麦、2000万亩玉米高产示范区,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500万亩;打造一批超百亿、超千亿产业链,做强“豫农优品”品牌。
城市更新: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910个,改造城中村416个、老旧小区1459个。
绿色转型:推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4个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全覆盖,建成100个绿色工厂、10个超级能效工厂;重型载货车辆绿色替代率50%以上;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标准。
深化改革: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河南农商银行组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万亿元;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
营商环境:实施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加快高频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加大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力度;实施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对外开放:支持航空港区与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建成投用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开行班列4000班次。
文旅文创:加快建设黄河古都群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实施隋唐洛阳城等重点项目;加快打造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
就业收入: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支持企业减负稳岗,破解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创业难点,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
教育:公办园在园幼儿超过50%;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提质晋位、第二梯队创建实现突破,加快河南电子科技大学(筹)、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筹)等基础设施建设。
健康:建成北京天坛医院河南医院等5家医院;推进53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和7个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
养老: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建成1000个村级标准化养老服务站点,培育100个养老服务品牌企业,新增或改造提升医养结合床位2.4万张。
C
城市机遇
(一)提升郑州都市圈能级
★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市域一体化,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持续提升综合实力和发展能级。
★编制郑州航空港区新十年发展规划,加快航空枢纽港、国际陆港等功能片区开发建设。
★支持中牟新区加快建设,提速推进郑开同城化。
★深化郑汴许协同发展,支持郑开、郑新、郑焦等重点产业带建设。
★加快漯河、平顶山融入都市圈步伐。
(二)提升区域联动发展水平
★建强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联动济源、三门峡加快豫西转型发展。
★提升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功能,联动信阳、驻马店构建豫南绿色产业体系。
★支持商丘、周口联动放大交通区位优势,加大豫东承接产业转移力度。
★健全安濮鹤多层级协商机制,加强豫北跨区域合作。
★持续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深化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加快建设苏信合作产业园。
(三)提升县域综合承载能力
★培育一批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经济总量千亿县、财政收入百亿县、城区人口超50万县。
这些城市领任务——
提振消费:
★支持郑州、洛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抓好开封、鹤壁、商丘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国试点,培育10个省级品牌消费集聚区,争创10个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
数字化:
★加快郑州、鹤壁、新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建设。
文旅文创:
★支持郑州、开封创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城市。
★支持郑州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
污染防治:
★支持焦作、新乡一体推进海河源头综合治理,南阳、信阳、驻马店协同开展淮河流域治理。
未来产业:
★瞄准人形机器人、高端仪器装备等赛道,开发具身智能整机产品,建设郑州智能传感谷,培育壮大未来制造产业。
★瞄准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元宇宙、区块链等,加快建设重点领域垂直大模型,培育壮大未来信息产业。
★瞄准碳基新材料、先进功能材料等,推动电子级金刚石、高纯石英等新一代电子材料创新发展,支持郑州、洛阳、平顶山等地打造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培育壮大未来材料产业。
★瞄准新型储能、氢能等,加快建设郑汴洛濮氢走廊、郑洛新焦锂电池产业带,培育壮大未来能源产业。
★瞄准卫星及应用、低空经济等,抓好鹤壁卫星、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未来空间产业。
★瞄准生物工程、高端医疗器械等,加快体外诊断产品、康复医疗器械等研发制造,培育壮大未来健康产业。
★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低空飞行器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场景应用,催生一批高成长性的新产业新赛道。
这些项目被点名——
★加快建设雄商高铁、平漯周高铁、郑州南站,开工焦洛平、南信合高铁。
★建成沿黄高速公路等项目,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
★开工建设商丘机场,加快郑州机场三期扩建和周口、潢川、鲁山等机场前期工作。
★建成周口港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加快沙颍河、淮河、唐河等13个港航项目进度。
★建成袁湾水库主体工程,推进昭平台水库扩容、白龟山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出山店、前坪水库灌区建设,开工赵口灌区现代化改造等工程。
★加快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接续基地建设。
★建成信阳五岳、开工济源逢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800个。
★扎实推进豫东、豫西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开工新安提黄改造工程,统筹推进豫北、豫南和豫西南山丘区水网建设,加快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
这些企业被点名——
★做强中豫航空集团。
★支持比亚迪、上汽、奇瑞、宇通等企业扩量提质,力争整车产量200万辆、新能源汽车140万辆。
★支持超聚变、郑州合晶、华为安驰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漯河金海千亿级氟硅新材料项目建设。
★支持平煤神马等5家企业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胖东来”频频出圈,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
来源:顶端新闻